◎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
著杰寺位于甘孜桑堆鄉境內,創始人于1144年建造該寺廟。其內還供奉著創始人帕木竹巴做塑造的塑像。寺廟屬于藏式寺廟,教義跟佛事活動跟其它相似。
著杰寺位于稻城縣桑堆鄉東南方向,距縣城20公里。著杰寺始建于公元1144年,是宋乾道五年(藏歷第三饒炯)。它的前身是帕竹噶舉。寺院的母廟是桑堆奔波寺,由第一世噶瑪巴杜松飲巴所建。它是噶瑪噶舉派(白族宗教)的一個分支。此后,寺院(分院)又隨母寺噶瑪噶舉,岡倉噶舉的一切佛教活動都與西藏的楚布寺、德格八邦寺的佛法活動完全相同。
著杰寺風景秀麗,濕潤多雨,氣勢雄偉。特別是近年來,寺內生活的野生白馬雞(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列為CIYES附錄I,列為IUCN瀕危物種紅皮書中的易危物種)與寺內僧侶和諧相處,它已成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典范,成為游客夢寐以求的天堂。
“著杰”藏語是“巨龍盤踞之地”,因形似龍盤而得名。位于桑堆鄉,距縣城20公里。1144年,帕木珠巴建立了這座寺廟。寺廟里有一尊自制的帕木竹巴雕像。寺內還有帕木珠巴留下的痕跡。諸暨寺和本伯寺有著相同的規矩和教義,也有著相同的佛教活動。
著杰寺的亮點是白馬雞和尚的和諧共處。白馬雞是我國特有的鳥類,數量稀少,分布范圍狹窄。僅分布于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西藏東南部。已被列入國際鳥類保護委員會(ICBP)世界瀕危鳥類紅皮書和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是國家二級保護鳥類。在《中國瀕危物種紅皮書》中也被列為珍稀物種。上午10點和下午3點,僧侶們會用手喂大麥,野雞會高興地啄人的手。
保護范圍:
側殿外墻東伸2米,殿院南伸1.5米,西伸4.5米,大殿北伸3米。
施工控制區:
保護區東至6米,南至7米,西至5米,北至5米。
版權聲明:本文為 “169陪玩網” 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及本聲明;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