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
八廟臥佛院,其內共有15窟,四十多萬字的石刻佛經。屬于唐代書法,眾多石刻在唐代處于巔峰狀態。景區最大的看點應該在于釋迦牟尼弟子像跟臥佛左右排的弟子像等等。
八廟臥佛院位于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八廟鄉臥佛溝。
臥佛院摩崖造像和刻經年代始于唐朝開元十一年(723年)以前,大規模造像刻經在唐開元年間,從宋代起逐漸衰退。它是由盛唐高僧玄應和后來的僧人營造。
臥佛院石刻造像尤以其獨特的構圖、新穎的構思和優秀的“釋迦牟尼涅盤圖"(臥化佛)”聞名。它們是中國唐代全身石刻臥佛造像。他們是中國僅存的左脅“涅盤圖”。他們是中國最早、最完整的臥佛。堪與樂山大佛--世界第一大彌勒坐佛媲美,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和歷史研究價值。
整座雕像依山取勢,精心設計,大膽創新。由三組雕像組成,占整個崖面300多平方米。上面一組造像是釋加牟尼涅盤前的說法圖,中間一組是唐代"釋迦牟尼涅盤圖"中的臥佛造像。
臥佛面南背北,側臥于巖壁之間,全長23米,曲眉豐頤,坦胸露肌,形制端莊。
頭東腳西,左脅而臥,與佛經"北首右脅臥"、"枕手累雙足"相悖,更具獨特的神秘潛質。下邊一組造像為佛經變故事。
臥佛院內有15座石窟,佛經雕刻40萬余字。經文為楷書或行書,由右至左直接雕刻,字跡工整,雕刻精美。這是一種典型的唐代書法。它的雕刻和書法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好的。經文主要有:《佛名經》、《大般涅盤經》、《妙法蓮華經》、《阿彌陀佛經》、《檀三藏經》、《金光明經》、《維摩詰所說經》等70多部經典,300余卷,堪稱中國之巔。它為研究佛經、糾正佛經版本提供了寶貴的原始依據。其中,刻在第73號藏經洞的《檀三藏經》是絕版的中國經;
唐代著名僧人景泰的《一切經論目序》是中國石刻中唯一保存下來的佛經。方家人稱“普天下僅此一刻”。臥佛院景區的石雕、石經是研究中國唐、五代、北宋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發展史的珍貴材料,是川中地區享譽海內外的著名旅游景點。
景區看點:
釋迦牟尼弟子像;臥佛左右前排侍立弟子像9尊(摩訶迦葉、舍利佛、目犍連、須菩提、富樓那、摩訶迦旃延、阿那律、優婆離、羅羅),與佛前阿難合稱釋迦佛的十大弟子。
后排為天龍八部之像,即八部眾:天眾、龍眾、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迦,天龍八部多為妖魔鬼怪,受佛教化而修成0神。雙手握大蟒蛇的是天龍八部之摩羅迦像,傳說中的蛇神,呈忿怒狀,形象夸張。
版權聲明:本文為 “169陪玩網” 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及本聲明;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