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
李莊古鎮處在長江南岸之濱,到現在也是有那么1460多年的歷史。看這古鎮,其內林立各商店,酒肆茶樓分列其中,可窺見繁華景象。古鎮為明清風格建筑,大街,石板極富有川南地方民族特色。
李莊內還保存有同濟大學這樣的高校舊址,說到這里,那是一段遙遠的歷史,那是梁思成和林徽因生活過的地方。
占地面積在4000平方米,建造于1839年的清朝道光年間,位于翠屏區李莊古鎮西的上河街。這張氏祠是傳統四合院木制結構,張氏祠堂由前殿、后殿、廂房組成。
其廳房的扇窗門還挺有特色的,扇窗門是由上等的楠木精心雕刻而成。每扇扇窗門上雕刻有2只仙鶴,50扇窗共百只仙鶴。
仙鶴跟流云一直都是作為中國雕刻經常會采用的素材。在古建筑中也就有“百鶴祥云”窗的說法。
抗日戰爭時期,故宮博物館的數千箱的珍貴文物還曾經轉運到這里保存,停留時間達五、六年之久。
占地面積在1200余平方米,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間,于嘉靖、萬歷年間重建。東岳廟位于宜賓市翠屏區李莊鎮上河街,距宜賓市中區19公里。廟宇坐北朝南,其內有大山門、丙靈殿、玉皇樓、關圣殿、十二殿等建筑。
抗戰時期,國立同濟大學工學院內遷設立在此,東岳廟在07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確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古鎮古跡眾多,現在比較完好的保存下了明代的慧光寺、東岳廟、旋螺殿,清代的禹王宮、文昌宮、南華宮、天上宮、張家祠等10余處。
這的古建筑群,建筑規模大,布局也非常嚴謹,建筑的木雕石刻精良,藝術觀賞價值極高,鎮內的羊街、席子巷等展示非常濃郁的民風民俗。
李莊鎮曾經一度作為抗日戰爭時期大后方的文化中心之一,1939年,國立同濟大學、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央營造學社、中國大地測量所、金陵大學文科研究所等知名度很高的高等學府、研究機構從原本的北京,上海等位置內遷到李莊鎮,直到后來的抗戰勝利才遷回到原來的位置。
版權聲明:本文為 “169陪玩網” 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及本聲明;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