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
最近很多小伙伴想到這個黑龍江大學去玩,那么黑龍江大學能不能參觀呢?應該怎么參觀呢?相關的問題很多人問的,下面是一份詳細的這個參觀攻略,感興趣的可以一起看看詳情。
一、黑大簡介黑龍江大學博物館位于哈爾濱市南崗區學府路74號黑龍江大學A區(格致園) 天天廣場,成立于2003年4月,2011年新建館舍正式落成,是黑龍江省第一家高校博物館。博物館堅持“展教并重”的辦館原則,形成了“凸顯紅色根脈、高揚教育旗幟”的鮮明特色。博物館設有校史展、館藏文物展、新中國文藝從延安走來專題展、“不忘初心”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展、“紅色之路”馬克思主義在黑龍江早期傳播展、肅慎族系演進歷史展等常設展覽,是全國社會科學普及基地、黑龍江省社會科學普及基地、黑龍江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二、 開放時間2024年1-2月每周二至周日8:30-17:00(16:30停止入館)(周一閉館、法定假日閉館),面向社會預約開放。
三、預約提示個人及團體參觀可以通過“黑龍江大學”官方微信號進行預約(至少提前1天預約),憑預約碼、身份證從黑龍江大學正門入校。咨詢電話:0451-86609330。
四、交通提示入校地址:哈爾濱市南崗區學府路74號黑龍江大學正門。
市區內可乘坐地鐵1號線從3A號口出站(2、3號線換乘1號線)或83路、106路、364路、99路、120路等公交車,在黑龍江大學站下車。
五、研學路線(西門→丁字路口右拐→丁字路口右拐→十字路口往南直行→丁字路口左拐到博物館大門)。
1、黑龍江大學校史展
【博物館一樓A112、A102、A106】
本展覽是學校辦學八十余年來發展歷程的全面展現。黑龍江大學是一所具有光榮革命歷史和優良傳統的學校,其最早的前身是1941年3月在延安成立的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三分校俄文隊,她是我黨我軍歷史上第一所正規化的軍事性質的外語學校。校史展共分為三個展廳,生動再現了學校辦學的艱辛歷程、光榮傳統和輝煌成就。
2、黑龍江大學館藏文物展
【博物館二樓A207】
本展覽呈現了黑龍江流域的文明史,生動再現了流域內漁獵民族的民族風情和民俗文化。展覽整體內容包括歷史考古編和民族民俗編兩部分,以點帶面勾勒出了黑龍江地域文明的產生和發展脈絡,從黑龍江流域民族中精選鄂倫春和赫哲兩個民族,通過衣食住行相關的許多民族文物或復制品,全面展現了現今黑龍江沿岸側重山林狩獵的鄂倫春人以及河湖捕魚為主的赫哲人等民族的不同生活狀況和漁獵文化及其與漢文化的歷史淵源,展示了中華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3、新中國文藝從延安走來專題展
【博物館二樓文化藝術展廳】
本展覽由延安魯藝文化中心從延安文藝紀念館展覽中擇取部分珍貴,共分為“民族救亡、奔赴延安”“風云際會、魯藝創立”“抗戰建國、發展壯大”“五月盛會、燈塔指路”“延安文藝大繁榮”“告別延安、走向全國”六個單元,全面呈現了延安魯藝的歷史原貌、歷史成就和對新中國文藝的深遠影響。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魯迅、茅盾、周揚、田漢、夏衍、陽翰笙、巴金、老舍、曹禺等文化名人及曾在延安魯藝工作的作家、藝術家、教師光未然、艾青、呂驥、陳荒煤、蔡若虹、李樺、蕭軍、舒群、羅烽、白朗、古元、華君武、胡一川、楊角、劉峴等人的手跡,一并展出。
4、“不忘初心”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陳列展
【博物館3樓A308】
本展覽通過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傾情提供的數百件難得一見的、圖書、期刊等文獻資料,以及北京魯迅博物館提供的部分展品,生動、立體、全面地展示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的艱辛歷程,以及早期馬克思主義者在探尋救國之路時的堅定信念和不懈追求。
5、“紅色之路”馬克思主義在黑龍江早期傳播展
【博物館3樓A303】
本展覽圍繞中東鐵路這條“紅色交通線”展開,從中東鐵路的修建到“中共六大”的召開,生動再現了早期馬克思主義在黑龍江的傳播過程及其在中國的早期傳播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同時,學校在黑龍江省社科聯、黑龍江省科學院智能制造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創新運用VR、AR虛擬現實技術,采取音頻講解、立體展現等多種形式打造了數字展館,在原貌呈現線下實景展覽的基礎上,創新運用VR、AR虛擬現實技術,突破時間、空間和地域局限,拓展了本展覽宣傳教育的覆蓋面和影響力,增強了本展覽的吸引力、感染力、傳播力。
版權聲明:本文為 “169陪玩網” 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及本聲明;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